四种骨移植
仅在美国,每年就要进行50多万次骨移植,使骨组织成为仅次于血液组织的第二常见移植组织。自体骨移植是衡量所有其他替代方法的金标准。它具有低免疫排斥风险,以及强大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和成骨能力,使其成为治疗创伤后疾病(如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有效辅助手段。
内容如下:
1. 自体骨移植
2. 同种异体移植
3. 人工骨移植替代物
4. 骨形态发生蛋白
自体骨移植物可取自小腿、后上骨骼棘、股骨、胫骨近端、桡骨远端和鹰嘴。松质骨可以填补骨缺损,但不能提供明显的机械支持,因此它常被用作各种内固定或外固定的附件。自体松质骨移植物具有成骨、骨诱导和骨传导性,因为它们含有大量成骨细胞、间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生长因子。因为松质骨基质为血管生长和成骨细胞提供了良好的支架。松质骨移植融合迅速,6个月至1年后强度接近皮质骨。
同种异体骨移植常用于急性骨折和创伤重建手术。从骨盆、肋骨、腓骨和股骨中取出的骨块可以作为完整的骨移植物用于保肢手术。可以用来填充骨缺损,也可以用作创伤后皮质骨的替代物。由于它们相对惰性,很难融入宿主骨,但它们提供了胶原骨移植替代颗粒中所没有的机械和结构稳定性。
利用非生物多孔材料作为骨移植替代物开发人工骨传导基质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材料必须模拟宿主松质骨结构,并允许宿主间质干细胞融合和增殖。常用的人工胶原骨移植替代块包括磷酸钙(CaP)和硫酸钙(CaS)化合物。
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该家族由20种不同的细胞因子组成,每种细胞因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骨诱导性。目前,FDA批准用于创伤治疗的BMP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它可以在受伤后14天内用于用髓内钉固定的开放性胫骨骨折。
综上所述,除自体骨外,现有的骨替代材料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未来的骨移植材料应该是一种综合优势的材料,不仅是骨传导性基质,而且是各种能够促进骨愈合的生长因子,含有能够成骨的基质干细胞,接受BMP刺激。两者都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也能够完全降解和整合。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骨移植材料有望问世。
佛山工厂
广东胜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A11座4楼,邮编:528226
电话:+86 757 8561 9788
传真:+86 757 8561 9788
梧州工厂